偷拍欧美精品_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观看_视频一区欧美_日韩欧美1区

湖南招投標迎來“鐵面判官”

發布時間:2025-02-24閱讀次數:
分享到:
當DeepSeek帶火“人機協同”等熱詞時,有一個詞在湖南也越來越熱,那就是“機器管招投標”。
2月21日,湖南工業領域首個“機器管招投標”項目——湘衡鹽化有限公司巖鹽開采項目管道安裝工程在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完成開評標工作。

▲2月21日,湘衡鹽化有限責任公司巖鹽開采項目管道安裝工程在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順利完成開評標工作。(圖源:湖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而3天前的2月18日,湖南水利行業首個“機器管招投標”項目——洣水茶陵縣深紅保護圈閉合達標工程施工項目,在株洲市完成開評標。
2月10日,湖南首批使用“機器管招投標”系統的項目,分別在邵陽市、湘西州完成開評標。
這也意味著,湖南的招投標正邁入數字化、智能化的新階段。

▲2月10日,赧水流域(邵陽縣段)水生態保護修復項目通過“機器管招投標”,在邵陽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開標評標。
什么是“機器管招投標”?
簡單地說,就是評標活動全程在機器的驅動下進行。
由于其運用了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算法,能夠快速、準確地將投標企業的資質、業績,與招標文件要求進行匹配,篩選出符合要求的投標者。
“機器管招投標”并不是不要評審專家,而是將評審專家從繁重的資質審驗等工作中解放出來。
更重要的是,“機器管招投標”系統能夠對投標文件進行全面、客觀的分析和打分,有效杜絕評標過程中人為干預的可能性。
正如全省首批“機器管招投標”項目——古丈縣2024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行政監督人員、湘西州農業農村局二級主任科員趙葵所說:“此舉能從源頭上避免設置不合理資質和業績要求的‘蘿卜招標’行為,實現全流程電子化行政監督。”

▲1月8日,湖南省“機器管招投標”交易系統上線試運行。
“機器管招投標”,雖說湖南并不是首創,但此舉在國內尚屬前沿做法。
2024年9月18日,省委書記沈曉明在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調研公共資源交易領域預防和懲治腐敗機制建設工作并主持召開座談會,強調要進一步織牢制度籠子,斬斷腐敗鏈條,著力深化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機制改革。
調研后不到一個月,2024年10月12日,全省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攻堅戰動員部署會在長沙召開。會議強調,堅持改革創新,完善體制機制,打造陽光透明的公共資源交易環境。
今年1月8日,湖南省“機器管招投標”交易系統上線試運行。
據湖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官網在2月11日發布的消息,后續“機器管招投標”系統,將在全省所有工程建設招投標領域開展試運行。

▲2024年10月12日,全省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攻堅戰動員部署會在長沙召開。(圖源: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為什么當前要大力推行“機器管招投標”?
因為招投標特別是工程建設領域的招投標,往往是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的領域。
2024年6月至9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先后發表8篇文章,稱招標采購是容易發生腐敗問題的重災區,并披露招投標活動中多種隱蔽利益輸送手段,強調深化治理招投標亂象。
就在上個月,央視播出的專題片《以案促改促治》,披露內蒙古赤峰市一場招標腐敗案牽出700多人,令人震驚。
而梳理近年來各地紀檢監察系統公布的腐敗案例,其中很多與項目招投標中的權力尋租有關聯。
在2024年,湖南發起攻堅戰,堅決打擊公共資源交易領域違法違規行為。比如,全省公安機關全年共偵辦串通投標犯罪案件120起,依法移送起訴犯罪嫌疑人270名,并在今年2月11日公布了6起典型案例。

▲2月10日,湖南省紀委監委對6起公共資源交易領域行賄典型案例予以公開通報。

“機器管招投標”最直接的效果,是能夠有力壓縮人為干涉的空間,真正實現“打不了招呼、打了招呼也沒用”。
大數據不會說謊,機器不懂人情世故。
在技術加持下,重構一種更加公平的招投標環境,能夠將不能腐的“籠子”織得更密,即便有人想伸手,也無縫可伸。
只有“沒有靈活性”,才能從根子上阻斷“打牌子”“提籃子”等行為的空間。
從效率層面來講,“機器管招投標”一方面能大大提升招投標工作本身的效率。
此次湖南“機器管招投標”系統上線試運行后,將原本需要3-7天的招標文件制作時間,縮短至1-4小時,效率提升約50倍。
另一方面,“機器管招投標”能夠從源頭上確保項目質量安全,避免因為招投標的失誤乃至錯誤,付出高昂的發展成本。
發展是一件時不我待的事,多浪費一秒,都是損失。

▲“機器管招投標”系統,可對招投標活動中的各環節進行實時監控和記錄。

2月5日,湖南“新春第一會”——全省招商引資工作座談會強調,大力推進數字湖南和公共資源交易“一張網”建設,降低企業綜合運營成本,努力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市場環境。
2月17日在京召開的民營經濟座談會指出,要堅決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各種障礙,持續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各類經營主體公平開放。
現實語境中,有些項目招投標對民營企業存在“歧視”現象,或設置隱性門,這既不利于保障民營經濟的平等地位,也是對營商環境的極大傷害。
推行“機器管招投標”更大的意義,是重構新的發展生態。
當下,高考被大家視為中國最公平的選拔機制之一。考生在高考試卷、分數面前都是平等的。所以家長對待高考,不會想到去“找關系”“走后門”。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高考錄取已經無“辦法可想”,無空子可鉆了。
大家都比分數,而不是背景、資源、人脈,這就形成了一種公平生態。

招投標是發展經濟中促進公平的重要途徑,當大家都在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上下功夫,卷硬本事,而不是拼“做人的技巧”,一種對經濟發展更為有利的生態就能形成。


一審|唐炎林

二審|謝   浩
三審|肖世鋒
本文由觀潮的螃蟹原創,轉載請注明。



流量統計代碼